我非蜀人,得蜀来,要学习适应的习俗着实不少,甚至连基本的吃、喝之道也要从头学起。吃的学问主要在于对辣的木,这让我有些为难,至今要领不得,感受平平。相比之下,喝的功夫是练到家了,有感情了,若是隔三差五地不去泡泡茶馆,心头是欠欠的。好在茶馆遍地,茶钱相应,満一下也非难事,所以这等欠然倒是少有。
成都的茶馆之多,绝对没有哪个城市敢来一比低的。尽管这样,也没有哪个茶馆经营不动的。哪个茶馆生意都好,都人満为患。有人说,在这个城市里,每天都有三十万大军泡在茶馆里。成都人喝茶不像北方人,喝的是大碗茶,咕咚下肚,以解渴为目的;也不像福建人,喝的是功夫茶,一口一口地品,品得陶醉,品得专心致志;也不像广东人,喝的是早茶晚茶,边喝边吃,喝茶的目的其实是填bao肚子,是不是也可以说是为了节省时间?成都人喝茶,喝的是雅茶,喝的是一种气氛,喝的是滴答滴答的时间。有人说,成都的茶馆就是一个社会,在这里,卖报看报的,吆喝擦鞋的,说书唱戏的,谈生意的,做买卖的,看相算命的,摩按掏耳朵屎的,访亲会友的,恩恩爱爱的,形形式式,无所不有。所以,说它是个社会,实在是一点不过分的,起码是个反映社会的舞台。在这个舞台上,张三把他的人生折she给了李四,李四又把他的意气传染给了孙二子。就这样,舞台又变成了学堂。从这样的学堂里出来的人,有点悠闲,有点懒散,又有什么好奇怪的?
一个悠闲懒散之人,刚走出茶馆又进饭馆又有什么奇怪的?有人说,如果国中的有钱人都是成都人,那么我们的餐饮税收一定还要翻几番。从科华路到西延线,再到羊西线,再到林小区,再到杜甫草堂,満大街都是香油气。我还要说,尽管満大街都是鳞次栉比的饭店餐馆,但ji烈的竞争似乎并没有击败谁,而是ji发了更多的人走出家门,坐在了闹热的“排场”里。成都人不但自己爱吃,而且还替国全人吊起了爱吃的胃口,川菜、川酒正是经过成都人嘴巴的千年造化后变得滋味十,香mi2人而风靡国全。
有人还说,如果国中的有钱人都是成都人,那么国中的旅游业收一定也会狂涨。到郊外农家去坐一坐,喝一杯茶,打一圈将;或者屋前院后走一走,钓一钓鱼,赏一赏花,真正是心旷神怡。成都人要的就是这个,所以成都市郊的农家乐,不管是节假还是平常,总是座无虚席。而三月里的龙泉桃花则时常叫成都人倾城出动。每到夏季,青城山、都江堰更是人満为患。仔细一瞅,多数还是成都人。
个xing是城市的驱动。成都人的个xing在吃喝玩乐中体现得漓尽致,并且由此彩了这个城市,也演绎了这个城市的文化。如果说,鲜花象征着古典的诗意,那么成都人文、成都文化就是以这样的神而显示出它的可贵,和这个城市的价值。然而,随着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向前迈进,农耕甚至工业文明都已开始悄然隐退时,成都人的这种散发着千古馨香的人文之气,和桃花源式的文化,是不是过于诗意了一些?坦率说,我喜huan这个城市,又害怕。我总觉得,或者总担心,在这个“腐化”的好地方,我的神深处也会跟着腐朽起来。
1998年5月11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杜拉拉3-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密码 妖孽重生 风语 火影:一咳嗽柱喇嘛 杜拉拉升职记[完整版] 诸天游猎:从神雕顶撞郭伯母开始 暗算 抗日:民国大医生 HP:我来自东方 快穿,魔头宿主超厉害的啦 琥珀望远镜(黑质三部曲Ⅲ) 翻译官 生死线(兰晓龙新作) 四合院之从52年开始 杜拉拉升职记2-华年似水[完整版] 魔法神刀(黑质三步曲Ⅱ) 黄金罗盘(《黑质三部曲》之一) 清风龙影仙飞绝 人生的中途